科研信息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信息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写作工作坊”顺利收官!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7-25   点击量:


“学术写作工作坊”

第四期专家讲座

及学员展示与研讨会纪要


切磋问学 教学相长


10月22日晚,“学术写作工作坊”迎来了最后一次专家讲座,主题为“写作经验分享”。

参加分享的三位青年导师分别是外文所的《外国文学评论》的编审张锦老师,东方室研究员唐卉老师,以及东南欧室副研究员、《外国文学评论》的编辑魏然老师。





唐卉老师写作经验分享


唐卉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文章《“史诗”词源考》。她引用陈寅恪先生“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表述,来说明厘清“史诗”概念的重要性。随后,唐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这篇论文的构思、写作以及发表的全过程。


考察史诗这样一个建立在西方文学观念上的诗学理论话语如何进入中国本土,需要考察“史诗”的创造和传播始末,并见微知著地对中国西学接受史进行省察。唐老师先梳理了“史诗”一词的古希腊语源,通过分析,古希腊词语“史诗”从来未能彻底脱离神话语境,荷马、希罗多德、柏拉图对“史诗”一词的使用仍属于神话语境中的运用。该词进入拉丁语后,“史诗”的定义逐渐扩大从诗到史,从半诗半史到正式史诗,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渐渐让位于小说。而“史诗”一词进入日本,则出现在1879年由日本启蒙思想家中村敬宇校正的《英华和译辞典》。紧接着,唐老师考证得出,该书其实是中国《英华辞典》的日译版,原书是由来华传教士罗村德在中国编著而成。追溯到此,“史诗”便不再是一个由日本翻译西方话语再被转引入中国的舶来词,这个汉语词的生成地点本来就在中国。最后唐老师细致地考证了《英华辞典》将“诗史”改译为“史诗”的创举。罗存德在前传教士的基础上虚心借鉴并大胆革新,通过中英两种语言之间注音、互译、释义、例证、检索等方法,实践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传播,赋予“史诗”等词汇以鲜活的生命。

通过唐卉老师的讲述,同学们不仅对该篇论文有了更深入的领悟,同时也了解到,这篇论文是唐卉老师对外文所前辈学者黄宝生先生与陈中梅先生的一种回应。这一传承更令同学们心生向往。唐卉老师对于思考和写作过程的细致讲解,让同学们对写作不再恐惧,也体会到学术研究和写作需要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地实践。

唐卉老师




魏然老师写作经验分享


第二位分享的是魏然老师,魏老师结合自己作为写作者,教师,译者,编辑等多重身份的经历,以及在前一次线下讨论会和学生的交流,为同学们总结了五句话。

第一点,魏然老师提出,研究生阶段需要掌握的四种技能分别是写、讲、译、编,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写作与讲述是大家都会不断去练习的技能,而翻译又是一种新的写作,会从另一方面锻炼写作技能。魏老师重点强调了“编辑”技能,他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站在编辑的角度去看待一篇文章,会是全新的角度。尤其是作为第三方去客观看待自己的作品时,会发现许多需要斟酌修改的瑕疵。魏老师同时也鼓励大家到《外国文学评论》做志愿编辑,练习这一技能。


魏老师的第二句话是“最好的论文是写完的那一篇”。尽管海明威曾说过“任何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但一篇好文章的开端一定是要完成这篇文章。针对同学们在讨论会中所表达的对理论的“畏难”情绪,魏然老师结合自己与同事的交流,教导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重新阅读理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第三点,魏老师就如何处理在写作中遇到的纷繁庞杂的文献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方法——番茄计时法。他以曾经写作时对参考文献数量的困惑为例,计算出《文艺理论与批评》刊登的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大概在20-25篇左右。于是在阅读足量的文献之后,魏老师利用番茄工作法,强制自己每天都有一定时间专注于写作,重点在于在一段时间内坚持去写作,这也是研究生平日生活的重点。魏然老师结合自己的文章,提出第四点就是写作论文的初心,始终应是解决自己的疑问。他所分享的《重绘巴拉圭战图——南美战争记忆与区域一体化》一文,正源于自己参观阿根廷国家美术馆遇到的“巴拉圭战争组像”所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并以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拓展到对区域共同体的思考。讲完这篇文章的创作过程,魏老师进一步阐明,“文学或者艺术本身肯定不只是文学和艺术,它是看世界还有书写世界的一种方式。我想去描述以这个视角去提出一种我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魏老师以自身经验为例,再次强调了以兴趣为引导去写作的重要性。

魏然老师强调的第五点,是关于研究中的“真问题”。一旦我们发现了“真问题”,它会自己赋形(configuration)。他以戏剧表演中演员在舞台上所需要感知的“the calling of the picture”为例,写作也需要寻找一种状态。他引用程巍老师《句子的手艺》中提到的“文本语境”一词来形容这一状态。他指出,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尝试在常规与破格之中寻找有一定个人色彩的写作风格。当然,魏老师指出,首先要训练自己熟悉学术规范,这一点是尝试破格的基础,也是此次学术写作工作坊的主旨之一




张锦老师写作经验分享

张锦老师以“文章千古事”总结了唐卉老师与魏然老师的讲座,并再次为大家带来一场理论色彩浓厚的写作经验分享。张老师分享的少作是其在江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后期所完成的一篇文章。



张老师以“问题意识”开启自己的分享,问题意识不一定是主体掌握的,也可能隐藏在无意识之中。这篇文章源于一次课后阅读到与现象学相关的理论文章,于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写出了这篇文章。她强调,勇于尝试开始写作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伊始,会接触到各式各样不同的理论,应该做到每节课后都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动手写成文字记下来,数量不一定要多。紧接着,张老师还介绍了自己利用精神分析理论重新分析一篇经典文本时所遭受的挫折,虽然自己的试作最初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但她越挫越勇,不断修改,最终获得认可。这也提示同学们,要勇于向自己的导师寻求指点,不惧怕被批评。之后,张老师以自己的《“文”在建构着“道”——反向阅读<文心雕龙·原道篇>》一文为基础,结合现象学理论与《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道”,展开了详细解说,不仅将自己的文章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一遍,更给大家带来又一次理论的洗礼。最后,张老师精辟地指出,今晚这场讲座,就是三位老师的传道之旅,而“问题意识”就是老师们所传授的“道”。


讲座尾声,刘雪岚老师表达了与同学们共通的感知。她说,通过三位老师的经验分享,能明显感受到问题意识,这一意识贯穿于整个写作与讲授过程。结合三位老师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刘老师也倡导同学们进行跨学科跨语种的尝试,寻求更广阔的视野和学术兴趣。






第四场学员展示与研讨会纪要

10月28日晚,本期“学术写作工作坊”在北综合楼207教室举办最后一场学员展示和交流会。所有坚持到最后的学员与项目组全体成员齐聚线上线下,刘老师也再次参与了线下研讨活动。

全体学员都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心得体会。有的学员在一个多月的活动中收获颇丰,已完成文章初稿,有的已完成较详细的论文提纲,也有的学员还在深入阅读文献或进一步修改论文构思,线上的几位日语和西语专业的学员则从自己较独特的视角分享了体会和思考。综合来看,有的同学着力发掘出乔伊斯《死者》中“西不列颠人”的特殊含义;有的同学进一步探索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的叙事特色;还有同学通过深入阅读文献和文本,体察出乔治·爱略特短篇小说《被揭开的面纱》中的知识话语与同情的关系;也有的同学对法国“蓝胡子”的童话和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的重写进行了比较探究。其他未成文的同学也都在各自的选题上有了修订或推进,如关于奥威尔的语言与政治观的思考;狄更斯《双城记》的对比叙事;乔伊斯《伊芙琳》中的声音研究;艾米丽·勃朗特的诗歌《贡达尔》中的意象研究等。

与此同时,项目组的两位成员也分享了自己在院刊《木笔》上所发表文章的成文过程与写作经验。聂海浪同学在分享《试论<黑狗>中“黑狗”意象的抽象化和象征化建构》一文时,指出社科大的学术资源与《木笔》的敬业编辑们,对论文写作和修改有很大帮助。聂晗同学以《新世纪以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综述》一文,重点分享了综述文章的写作方法与经验。他指出选择合适的题目,尝试穷尽文献,合理筛选文献都是综述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他还分享了一些数据库与工具书。


最后,刘老师“查漏补缺”,不仅详细讲解了书评的几种写法,又分享了论文选题以及如何写提要和关键词等宝贵经验,并再次强调一定要按照合理的顺序去查阅资料、阅读文献,避免走弯路。她以学员们曾分享过的《呼啸山庄》为例,将资料查阅顺序大致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原著或译著阅读(一定注意使用权威版本,如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版本或诺顿评论版);第二步:传记、日记、信件等;第三步:拓展阅读(如扩大到对勃朗特姐妹的整体了解);第四步:作家作品指南和论文集;第五步:相关学术论著和权威性的学术论文


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坊共分四次专家讲座,四次学员展示和交流研讨会,整体安排紧凑,内容丰富,不仅得到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更有外文所专家的倾情讲授,全体项目组成员更是认真负责,积极安排教室,组织课堂,从未缺席。指导教师刘雪岚老师也是全程参与,每次讨论会都来到教室,为学员们答疑解惑。全体学员均表示收获颇丰,对老师和项目组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认为这次活动既提高了大家的学术认知和写作技巧,又促进了不同语种、不同年级间同学的真诚交流,是社科大“科教融合”精神的出色实践,并期待高级班的开办。工作坊最后以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并为坚持到最后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宣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