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梁展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70年10月15日
籍 贯:山西省孝义市
外 语:英语、 德语和法语
职 称:副研究员
[学习经历](自大学始)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瑞士洛桑大学哲学系 (Uninversité de lausanne, section de philosophie) 哲学博士候选人
2006年1月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学理论研究室
[工作经历]
1、1999年 7月至2001年1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2001年11月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论 文](部分)
1、《布莱希特与鲁迅——思想与艺术的比较》,《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9期,北京:鲁迅博物馆(见附件一);
2、《也谈布莱希特与梅兰芳》,《读书》,1997年第9期,三联书店,北京(见附件二);
3、《超越启蒙的神话:近年来鲁迅研究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见附件三);
4、《"自我"观念与科学的本源—鲁迅对19世纪科学观念的思索和批判》,《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8期,北京:鲁迅博物馆(见附件四);
5、《个人意志的发展与虚无主义的起源》,《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1期,北京:鲁迅博物馆;
6、《自我、生命与意志——鲁迅的生命形而上学及其矛盾》,《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2期,北京:鲁迅博物馆;
7、《文白与殄域——论〈学衡〉的基本文学观念》,《东方丛刊》,2002年第1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全球化的思想》,《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
9、《知识分子:在公共与个人之间——读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中国图书评论》,北京,2006年第1期(总178期);
10、《徘徊于历史与审美之间的文学史写作--由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的方法论谈起》,北京,《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3期(总181期);
11、《道德批判与个人权力——鲁迅的道德批判之一》,北京,《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4期;
12、《惩罚与观看——鲁迅的道德批判之二》,北京,《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5期;
13、《隐蔽的结构——布尔迪厄对福楼拜〈情感教育的阅读〉》,北京,《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
[专 著]
《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的自我认同》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集团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
[翻 译](部分)
1、《十字军东征》([德] 约瑟夫·缪勒著,原文为德文),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见附件八)。
2、《台奥尔多·施笃姆》([德] 托马斯·曼著,原文为德文),《世界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3、《〈鲁迅选集〉德文版跋 》([德] 沃尔夫冈·顾彬 著,原文为德文),《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9期,北京:鲁迅博物馆;
4、《现实与虚幻的交错》,《被翻译过来的现代性》([美] 刘禾 著,原文为英文),北京:三联书店;
5、《全球化、民主化与漠视的政治》,([加拿大] 斯蒂芬·吉尔 著原文为英文)《问题》,2003年第1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编 辑]
《全球化话语》(主编、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获 奖]
1、2003年5月以《鲁迅对十九世纪科学观念的思索和批判》一文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举办的全国首届唐弢青年文学奖二等奖;
2、2007年1月以《知识分子:在公共与个人之间——读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一文获首届“中国图书评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