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喜迎新生
二零二零年九月十二日八时许,第一批行李箱被工作人员运进了校园,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将有396名大一新生陆续在小院“安家”。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们,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举着各自学院的标牌,把热切的目投向一张张陌生的面庞。目光汇集之处,好像是他们送给我们新生的第一句无声的问候:“要不要我带你回家?” 学长们热心地帮助我们提拿行李,一路上介绍着校园的布局、大学的生活,一路的热情勾起一层层的憧憬、一层层的好奇和一层层的笑容。
绕过音乐喷泉,行政楼、研教楼,东西环抱,那是小院的一双手托起一名名新生,向他们展开最温情的怀抱。而她的臂膊就是由七个院系搭建起来的迎新帐篷和对面的签名墙。新生们在各自的学院报到,再到对面的签名墙签名留影,把所有少年的欣喜冲印在微微一笑。
宿舍楼下,办完入住手续,领了钥匙,我们在学长学姐和宿管的帮助下,将个人的行李全部运至宿舍,挑床,选桌,顺利入住。
办理入住完成后,我们来到行政楼140教室,在学长学姐、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完成报道流程,正式成为小院的新主人。
图|20级外语学院学生留念
图|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领导与外语及国关学院领导合影
02
迎新进行时
20级外语学院新生师生见面会
9月15日下午,外语学院于本教楼223教室举行新生见面会,学院吴波龙、杨树森、高海龙、赵洪宝、李振爽、高玉莲等老师参加与新生的见面活动,为全体外语学院新生就新阶段大学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希望和建议,介绍经验,答疑解忧。
此次见面会交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强基固本,立志高远。进入社科大,即与“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结下不解之缘。如何抛却过往,脚踏实地开启新篇,成为每一个小院新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珍惜时光,一展宏图。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故小院虽小,但只要眼界够宽,目标够远,必当十年磨成剑,根深而枝叶茂。
中国社科大是一所年轻的大学,而外语学院又是其中更为年轻的一员,三十名英语、法语系新生的加入使其流淌着更为新鲜的血液。通过这次特别的见面会,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外语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勇创佳绩!
03
迎新进行时
文学路其修远兮,吾辈上下而求索。
——听世界文学研究讲座有感
什么是文学?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听了吗?”这是林徽因,给出的回答。
2020年9月15日,外国语学院请来了吴晓都老师,为2020级新生讲授世界文学研究发展和我国研究者们为之做出的努力,让刚入学的新生们也感受了一把世界文学的魅力。
正如普希金与美丽的凯恩的再次相遇使这位伟大的诗人感受到了一瞬的美妙,使他“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我们在吴晓都老师的引导下,也在那一瞬与世界文学擦出了热爱与追求的火花。我们轻轻地走进了文学的殿堂,便再也不想离开。两个小时的讲座结束了,但我们对世界文学的向往并没有消失。“听完这个讲座,感觉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了,也对世界文学有了更多的认识。”一位同学感慨道。
文学让我们跨越了时空的隔阂。我们透过一句句诗文,一段段抒情,窥到了创作者的喜怒哀乐、聚散离合,也慢慢地走进了那个时代——或是大江奔流,或是岁月静好——仿佛做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诗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一个时代的心灵记录,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见证”,冯至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文学于时代、于生命最本真、最重要的意义。文学记录着历史,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历史。
世界文学花园百花齐放,从俄国文学到欧美文学,从中国文学到印度、阿拉伯文学,文学从来就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是一曲唱不尽的歌。
2020年,我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启航,必将在旅途中领略到世界文学更深的魅力,见到更璀璨的星光。